焦慮的人快“看清”自己
現如今隨著社會發展,各種心理疾病層出不窮,不僅僅是憂郁癥,還有焦慮癥可能會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每個人身上。 那是什么導致了我們的焦慮呢?在心理學中有一種理論叫做認知理論。這個理論告訴我們,不是生活時間本身導致了結果,而是你的認知導致了結果,那什么是我們的認知?通俗點說,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。 以下有幾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可能會導致焦慮:
一、所有的現象都是大禍臨頭 我相信將要敘述的這種情況大家一定不陌生,現代人由于熬夜,大多處于亞健康的狀態,而稍微出現一點癥狀,比如說頭暈,可能是由于睡眠不足引起的,可現代年輕人會上百度搜索一查,都以為自己得了絕癥,杞人憂天,不是說關心自己身體不好,但過度的擔心,會引發自身焦慮。這種思維就是一種典型的災難性思維方式,基于最小的征兆做出最壞假設的思維。
二、事事要求完美 分析很多焦慮者的人格特點,很多人都屬于完美主義者或強迫主義者,他們想盡全力做到最好,其實他們已經做的很好了,但事事追求完美,旦凡是有一點小瑕疵,他們就覺的是自己的問題,不會滿足,從而引發焦慮。
三、極端思維 看待一個問題,要不然全部都對,要不全部都錯,要不全部都有,要不全部都無。這種思維沒有中間地帶,只有極端值。 這種思維方式給會自己帶來了很多的困擾。舉個例子,比如一開始的時候你認識了一個朋友,你覺得他很好,可當你發現他有幾個小秘密沒有告訴你時,你就完全的否定他,從而失去了一個朋友。
四、過度的依賴和感性 人在情緒狀態下的時候,通常做出的判斷是非理性的,每當這種時候總會覺得自己當時的抉擇一定是正確的,可到后來自己冷靜下來的時候,才意識到自己有多不理性,而這種不理性所帶來的損失,已無力回天。
五、懷疑自己 不相信自己的判斷,當斷不斷,必受其亂,以致自己做事猶豫。
六、想太多 想法總是很多,但沒有行動力,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,自己心里十分焦急,與之對應的有拖延癥等,總是拖緩自己的行為,等到要上交結果的時候很容易引發焦慮。
在面對這種焦慮時,通??梢酝ㄟ^以下幾種方法減輕焦慮:
一、適當體育運動 肢體活動有利于緩解焦慮,對那些平時容易急躁的人,應多參加慢跑、打太極拳、下棋、游泳等運動,可增強自我控制能力、穩定自身情緒。
二、自我放松練習: 在煩躁不安時,先讓自己靜下來。多做幾次呼吸放松,或因人而異,找尋適合自己的放松法,當自己焦慮時,做放松聯系。
三、改變對生活事件、挫折、壓力的看法: 應該認識到壓力并不全都是壞的,把它當作一個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機會。同時對自己的期望不可過高,制訂的目標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兒,學會從另一角度看待問題,找到問題的根源。
四、行動力 心理的想法是好的、可實現的就及時去做,不要猶豫或者想著有多少外力阻擋。
五、多變換環境,去旅游 多聽一些舒緩流暢的音樂,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,親近大自然,培養琴棋書畫的愛好,可陶冶性情。
六、發泄情緒 焦慮的時候自己要學會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。如果感覺控制不了,那就把情緒給發泄出去,比如跑跑步,打打球之類的。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自己的焦慮癥狀的。
七、自我暗示、轉移注意力 自己要自我暗示自己轉移注意力,不要讓自己在不爽的事情上糾結,這樣對自己是很不好的。
八、吃利于自己舒緩心情的食物 如果感覺自己怎么樣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,可以多吃點像香蕉類的食物。 焦慮并不可怕,只要勇敢面對,我們可以從焦慮中得到一個正面推力。